两年之前,那时我最初做商品,当需要做数据剖析时,我一直一头雾水,完全不了解该怎么样下手。我想做好,我真的很想做好,可我却真的不了解该如何 做。经过这两年大大小好项目的不断锤炼,探索、尝试、碰壁、复盘、再尝试,终于可以依据数据剖析的结果,做出成功的商品设计,最后呈现出好的结果。目前 呢,天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看数据,对昨天各平台的流量、各页面的转化、各品类各入口各目的地的销售量,心中有数。从数据中发现问题,进行进一步的剖析,准时调整优化。
我在网上曾持续的找有关“数据怎么样指导商品设计”的文章,一直没找到有含金量的东西,所以,我决定自己写一篇,把自己觉得有价值且能飞速用于实战的东西推荐出来:
以“手机淘宝”App为例,打开淘宝App,选择阿里旅游:
因为我是一直做旅游商品的原故,所以还是拿旅游App做为案例。通过对这个App的察看,可以把影响数据的原因概括如下:
好了,先说明一下:
1、数据剖析的过程:
2、先把原因罗列出来是为了便捷大伙理解。在实质工作中,遇见一个数据呈现出来的问题,你自然而然就能联想到由什么原因导致的,然后去查看剖析相应的数据,找出具体缘由。
3、电子商务类商品常见以GMV为目的(别说为何不是客户体验,电子商务类和其他类商品在这点真的非常不同)。
4、大中型公司常见都有我们的数据平台及相应的数据团队。天天早上看数据也是商品经理的平时工作。小型企业的话,建议自学SQL,自己在数据库 中查看数据。其实我在到哪里网也自学了SQL,由于如此更便捷。先在大家的数据平台上看数据,发现异常,就自己在SQL里查看更详细的数据。不需要去麻烦数 据团队,由于大伙手里的活都挺多的,自己查的话效率还更高。
5、平时需要剖析的数据纬度有:页面转化;商户/产品;用户纬度;市场环境;途径推广;客诉纬度;财务纬度
6、数据剖析的利器是Execl,重点要掌握用“数据透视图”,这会对你的工作帮助很大。(将来我会专门写一个关于数据透视图的文章)
7、推荐看《哪个说新手不会数据剖析》,这算是数据剖析的基础知识书了。
案例分析
案例1、商品第一版本上线后,发现首页向下实际转化的比例极低,才25%。需要紧急提升首页的实际转化的比例。
考虑过程:先查看首页每个入口的向下实际转化的比例。发现数据集中在首页的“搜索”模块,而其他模块,譬如“热销 底价产品推荐”,点击率都极低。基于对大家商品业务的认知来进行剖析,大家商品是旅游环节中的中下流。用户到大家的界面上来时,基本已选好目的地了。那 么他们主要就用搜索来查看他们想要的目的地,然后再筛选他们有兴趣的旅游产品。而“热销底价产品排行榜”因为只命中了单一目的地,且产品可能不是用户感兴 趣的,它击中用户需要的几率较低,所以点击率极低。
解决方法:
在首页增加了更多热点目的地的入口,并且设计了一个本钱极低“运营管理后台”,对目的地进 行人工运营配置。
把产品分类提到首页,便捷用户选择目的地时同时选择产品种类,进行更精确的搜索,同时让用户在首页获悉大家有什么种类的产品。
删除去“热销底价产品推荐”模块,增加了“主题游”作为尝试
后评估:最后首页向下实际转化的比例提升至68%。手段1提升了约25%的实际转化的比例(每两周查看一遍所有目的地的点击数据,把点击率低的目的地更换为最近较热点的目的,反复替换,最后达到较高的点击率为止。);手段2提升了约10%的实际转化的比例;手段3提升了约8%的实际转化的比例
案例2、发现某一个途径带来的流量的实际转化的比例极高,从进去的流量到下单付款,实际转化的比例能有约10%,而大家普通的实际转化的比例才2%~3%。
考虑过程:剖析这个途径的流量水平,发现与其他途径差别不大,都是对旅游有需要的普通用户,且各自的产品类 型都差别不大。然后横向对比所有途径的流量、实际转化的比例、设计、所在地方、用户在此处的需要,发现重要原因是这个途径入口的“设计”与别的途径不同,这一种设 计形式带来的实际转化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的设计形式。
解决方法:依据实质状况,把这种设计移植到其他途径
后评估:此平台(web端)的订单提升了约15%
案例3、在参与一个独立App时,发现一个功能的入口点击率非常高(90%),但用率不高(60%)
考虑过程:查看与之有关的数据,从入口进去的用户流量都分布在哪个位置,然后发现用户进去后都集中在小白引导上,反复的左右翻看小白引导(滑动操作的数据是UV的4倍),且停留时长能有20多秒,发现用户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小白引导上面。
解决方法:在小白引导的最后一页,增加一个“用功能”的按钮
后评估:此功能的用法率从60%提升到了80%
案例4、公司攻略部门想与大家导流量的合作
考虑过程:攻略天天有10万多UV,若能给大家的产品导流量,必然会促进大家产品的销售。大家平台(Web端)天天才6000的UV,若能有10万级的流量入口,对大家产品销售的帮忙肯定是很大的。然后考虑到数据越是在下游,就越精确,实际转化的比例也就越高。
解决方法:在搜索结果页、攻略详情介绍页,增加相应目的地的大家产品的入口。推荐每一个目的地销售量最好的产品。保证用户在攻略的界面看到的会是他们需要的产品。
后评估:上线一周后评估,一周仅成一个订单,远远没达到预期的一天至少5个订单。后来经过与攻略商品经理 的交流,剖析,发现重要原因是攻略的用户主如果出行前15天至两个月的用户,是旅游前期的规划阶段,看攻略是为了选择去什么地方玩,而到哪里玩都没确定, 如何会在此时就购买旅游产品呢?而大家的用户常见集中在出行前的三天至七天,是用户确定了目的地、机票酒店都已经订好了。才会在大家这里提前3~7天预约 出境WiFi、包车、导游翻译...
最后,数据剖析是需要持续的实践总结,成功都是靠失败的经验教训堆积而成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除去学习商品设计、数据剖析的办法以外,更要紧的是:知道业务,沉浸到业务当中去,成为自己业务的骨灰用户,知道业务的很多方面, 商品经理必须要做到比团队中的其他人都更知道业务!如此才可以做出成功的商品设计。
我的初衷是期望你看了之后可以有所收成,可以对你的工作和专业水平的提升,有那怕一点点的帮忙。不然我就白写了。